二戰後,因諸多歷史原因導致香港複雜的社會形態,故香港的貨幣政策也收到很大影響。當然,複雜多變的時世從另一角度來看便是促成香港貨幣的豐富多彩。我們今天就和大家說說二戰後的香港硬幣。
香港硬幣的演化大致分為五段時期。以下便是每一時期的具體時間:
一、喬治六世晚期(1945-1952)
二、伊麗莎白二世初期(1952-1975)
三、20世紀70年代的改革(1975-1985)
四、殖民時代尾聲(1985-1992)
五、走向回歸(1993-1997)
一、喬治六世晚期(1945-1952)
戰後,英國對香港恢複殖民統治。戰後初期的香港在哈克爾軍政府(1945.9-1946.5)和楊幕琦總督(1946.5-1947.5)短暫治理下,致力恢複經濟,無暇發行硬幣,仍依靠戰前發行的1仙青銅幣、5仙鎳幣和1毫鎳幣等三種硬幣在市場流通。
直到葛量洪長期擔任港督(1947-1958)後,香港才在1948年委托英國皇家鑄幣廠逐步恢複鑄造流通硬幣。1948年,發行1毫黃銅鎳合金幣。1949年,發行5仙黃銅鎳合金幣。1951年,發行5毫紅銅鎳合金幣。
這套硬幣對戰前硬幣有繼承也有發展。一方面,這套硬幣的圖案與戰前硬幣基本相同,正面均為喬治六世左側頭像和稱號,背面均為地名、面額和年份。另一方面,這套硬幣較之戰前硬幣有了如下變化:
(一)修改了硬幣上的英王稱號。由于印度已在1947年取得獨立,因而英王從1876年起使用的“印度皇帝”尊號不複存在,所以這套硬幣上的喬治六世稱號取消了“印度皇帝”(IND:IMP)字樣。
(二)調整了硬幣的面額構成。為順應通脹發展,在這套硬幣中停發1仙硬幣,新發行5毫紅銅鎳合金幣。
(三)改變了部分硬幣的材質。為節約鑄幣成本,這套硬幣中的5仙和1毫硬幣的材質由鎳改為黃銅鎳合金。
(四)理順了硬幣面額與直徑的關系。由于停發直徑大于5仙硬幣的1仙硬幣,因而這套硬幣的面額與直徑達到了完全相應,即面額大則直徑長,反之則短,從而在外觀上容易區分,方便流通。5仙、1毫和5毫硬幣的直徑分別為16.3毫米、22毫米和23.4毫米。
1952年2月6日,喬治六世駕崩,這套硬幣隨即停發。
參考消息:中國錢幣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