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幣

【收藏知識】銀行為何被稱為「銀行」而非「金行」?

金比銀貴,人盡皆知。銀行存放錢的地方被稱為「金庫」,可是為什麽銀行被稱為「銀行」,而非「金行」、「錢行」或「幣行」呢?

英語中的銀行為「BANK」,看此詞也並不能發現與「銀行」有任何關係。但從銀行(BANK)的本源來說,我們稱之為「金行」、「櫃行」、「凳行」等都不為過。

 

【意大利語中的「銀行」】

西方最早的銀行,起源於文藝復興時期的意大利。追根溯源,最早的銀行應該叫作「Banco」,本意是「長凳」。

意大利的威尼斯和熱那亞曾經是溝通歐亞貿易的重要地區,長期流通各國貨幣,有很大的貨幣兌換和鑒別需求。處理貨幣的辦事處應運而生。當時意大利從事貨幣鑒別和兌換的場所條件簡陋,辦事處只有一條長凳,所以商人稱它「Banco」(長凳)。

這是一張位於烏拉圭的意大利銀行股票,最大的黑體字「 banco Italiano 」,正是意大利銀行▼

 

【英語Bank的由來】

英語的「Bank」,就是源於「Banco」,前身是貨真價實的「“金行」。

17世紀的英國還沒有紙幣,致富的平民可以把金塊拿到鑄幣廠鑄成金幣並存放。但是鑄幣廠是屬於國王的,1638年,英國國王查理一世跟蘇格蘭貴族打仗,結果就把鑄幣廠裏的平民黃金私自挪用了(1649年,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國王被克倫威爾斬首)。

 

商人們此後再不敢把金子存在國王的鑄幣廠了,而是存到了金匠這裏(Goldsmith)。金匠都是私營工坊,商人們把金子存在金匠處,然後金匠會開一張憑證,商人日後可以憑證來取回——這就是日後英國“銀行券”的前身,也就是英鎊的本源!金匠們太機智了……

▲歐洲中世紀金匠

 

1694年,英格蘭銀行世界上第一家股份銀行成立,是各國中央銀行體制的鼻祖。「bank」在這裏,原意是「存錢的櫃子」。到中國怎麼就叫「銀行」了?中國古語中一直稱銀行這類性質的產業為「金銀鋪」,那「銀行」一詞源於何時呢?據南京著名學者孔祥賢先生考證,此詞最遲出現在南唐(公元937-975年)時期。古代的「銀行」一詞與現代的「銀行」一詞意義不同,是熔鑄銀錠、打制器皿飾物的金銀鋪。

 

【中國「銀行」近代翻譯的說法】

說法 1

最早把英文BANK譯成「銀行」的,是我國廣東人鄺其照。

按照漢字的意思,「行」比「店」的規模大,而“銀”則是中國歷來使用的貴金屬貨幣。鄺其照把經營貨幣業務且規模較大的機構譯作「銀行」,可謂是神來之筆(相對於金說,銀在中國是錢的統稱,加上行比店大,就譯成銀行啦~)

 

說法 2

對於銀行一詞,有人誤以為是日本人先用,然後再傳到中國的,其實並非如此!

日本人原先將BANK譯作「金館」,1870年財相伊藤博文在擬議籌設新的金融機構時,看到鄺其照的《華英字典》把BANK譯為銀行,認為比他們原譯的“金館”更為恰當,於是在1872年(明治5年)發表的《國立銀行條例》中沿用了。

▲日本國立銀行1元

 

【外國銀行樣票中的 「銀行」】

最早在紙幣上印有「銀行」一詞的,可能是英商銀行中的「呵加刺匯理銀行」或「上海利彰銀行」。這兩家銀行均印有上海地名銀兩票,可惜都是未填日期的半成品,不過這兩家銀行均於1866年倒閉,因此鈔票的印刷時間應在1866年之前。

同一時期的法蘭西銀行也於1866年在上海發行過印有「上海法蘭西銀行」中文字樣的伍兩面額紙幣,而且見有流通正票,算是最早印有「銀行」一詞的正式紙幣。

至於在我國本土紙幣中最早印上「銀行」一詞的,是我國自辦的第一家銀行中國通商銀行的第一版鈔票上,其票面年份為光緒24年(1898年)。當然,我國銀行存放現金的地方依然叫金庫,因為金還有「固若金湯」的意思!

 

 

FACEBOOK:好旺角收藏網 hmkcc.hk

TEL:+852 2745 4049

E-mail:info@hmkcc.hk

Address:香港九龍長沙灣長裕街11號定豐中心10樓05-06室


好旺角超級商城現已開啟!歡迎客官點擊進入!

 

資訊來源:中國印鈔造幣

*圖片來源於網絡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