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後,因諸多歷史原因導致香港複雜的社會形態,故香港的貨幣政策也收到很大影響。當然,複雜多變的時世從另一角度來看便是促成香港貨幣的豐富多彩。我們今天就和大家說說二戰後的香港硬幣。
香港硬幣的演化大致分為五段時期。以下便是每一時期的具體時間:
一、喬治六世晚期(1945-1952)
二、伊麗莎白二世初期(1952-1975)
三、20世紀70年代的改革(1975-1985)
四、殖民時代尾聲(1985-1992)
五、走向回歸(1993-1997)
三、20世紀70年代的改革(1975-1985)
20世紀70年代初,香港經濟起飛,貨幣發行量日增,貨幣流通出現新問題。首先,當時的最小面額紙幣5元使用頻率高,磨損速度快,更新週期短,增加了印製費用,港府不願繼續發行這種紙幣。其次,社會經濟生活的發展對錢幣特別是硬幣提出了新要求,如公交及其他一些部門自動購票機及自動投幣交款機等的出現,要求硬幣來適應。
鑒於此,港府1973年成立錢幣檢討委員會,對錢幣特別是硬幣發行問題進行了討論。經過研究,委員會建議銀行停發5元紙幣,改由港府發行5元硬幣。委員會還對硬幣的使用和儲存、適應公交及其他方面的自動購票機和自動投幣交款機等現代金融技術手段需要、成本、防偽措施、與紙幣的關係、種類、形狀、式樣、重量和成分等發表了意見。經過討論,委員會建議港府發行新的流通硬幣,包括5仙黃銅鎳合金幣、1毫黃銅鎳合金幣、2毫黃銅鎳合金幣、5毫紅銅鎳合金幣、1元紅銅鎳合金幣、2元紅銅鎳合金幣和5元紅銅鎳合金幣等七種硬幣。委員會建議這套硬幣取代1975年以前發行的各種硬幣(1958年發行的5仙硬幣除外),從而打破此前港府只發行基本單位貨幣l元及其以下面額硬幣的傳統。
1975年,港府接受上述建議,決定逐步推行。1975年,新發行2毫黃銅鎳合金幣(海扇形)和2元紅銅鎳合金幣(海扇形)。1976年,新發行5元紅銅鎳合金幣(正十二邊形,1980年改為圓形)。此次改革是香港硬幣發展史上的重要改革,對促進市場金融良好運行,保證金融有秩序發展具有相當積極作用,適應了20世紀70年代後期和80年代社會經濟生活發展要求。
除了流通硬幣面額種類和形狀種類的增加外,這套硬幣較之上一套硬幣還有如下變化:
(一)修改了部分硬幣的圖案。隨著伊莉莎白二世步入中年,這套硬幣上的英王頭像從伊莉莎白二世青年戴冠頭像變成了中年冠飾頭像(5仙硬幣除外)。1982年,對1毫硬幣的背面圖案進行了重新設計。
(二)修改了部分硬幣上的英王稱號。這套硬幣的上的伊莉莎白二世稱號書寫順序由從右到左變成了從左到右(5仙硬幣除外)。
(三)縮小了部分硬幣的直徑。為節約鑄幣成本,這套硬幣中的1毫、1元和5元硬幣分別從1982年、1978年和1980年起縮小了直徑。
參考消息:中國錢幣博物館
更多閱讀:二戰後香港流通硬幣的演化(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