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錢幣

東方重意境 西方更形象

中西經濟貿易的交流,早在先秦時期就有了發端。德國著名地理學家馮-李希霍芬(1833-1905年)將中亞地區和中國貿易商路及中亞至印度之間的地理交通線稱為“絲綢之路”,是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的橋樑。近一個世紀以來,在絲綢之路古道上,不斷有中外古幣重見天日,這些錢幣向世人展示出多彩絢麗的東西方貨幣文化,同時也展示著東西方錢幣的差異性。

螢幕快照 2016-06-29 下午10.04.45

先秦貝幣包金貝(首席收藏配圖)

中國著名貨幣史專家彭信威將古代世界貨幣體系分為兩種:希臘貨幣體系和中國貨幣體系。中國貨幣體系涵蓋東亞和東南亞,有長達四五千年的歷史。根據考古資料顯示:中國最早的貨幣形態是夏商時期的貝,中國的文字結構可對此作一見證。公元前9世紀銅貝的出現,表明中國金屬貨幣的誕生。此外,這一時期,玉也作商人交換的貨幣。

西周時期是我國歷史上的民族融合時期,社會生產力得到提高,交換進一步擴大,先前的實物貨幣遠不能適應商品流通之需,統一鑄幣開始廣泛流行。春秋戰國時期,諸侯林立,錢幣多樣,“珠玉為上幣,黃金為中幣,刀幣為下幣。”其中布幣、刀幣和環錢為主要流通工具。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滅六國,建立了中央集權的統一國家——秦王朝,我國貨幣史迎來了第一次重大變革,將圓形方孔的半兩錢推行至全國。

漢承秦制,通行圓形方孔的五銖銅錢,黃金只作價值尺度、貯藏工具、​​支付工具和世界貨幣,並不作為流通手段。 “”這種以五銖銅錢為主導的貨幣形式一直延用至隋唐。此間,三國兩晉時還出現過以帛為貨幣的現象。

螢幕快照 2016-06-29 下午10.05.07
開元通寶(首席收藏配圖)

唐代,中國歷史上出現了空前統一的狀態,社會經濟高度繁榮,貨幣的發展進入一個全新的時代。唐武德四年(621年)開鑄“開元通寶”,廢止使用長達700年之久的以重量命名的五銖錢,改稱“通寶”、“重寶”、“元寶”等,直至清末。

中國紙幣的發展也是源遠流長的。唐憲宗時期的“飛錢”為紙幣的濫觴,正式的紙幣是北宋的“交子”、南宋的“會子”以及金發行的“交鈔”。元朝統一中國後帶來了中國貨幣史的又一重大變革,發行紙幣並強令全國通用。

螢幕快照 2016-06-29 下午10.05.20
呂底亞琥珀金幣(圖/王毅)

希臘貨幣體系包括西亞、南亞和北非。最早起源於公元前七八世紀小亞細亞的里底亞,以此為中心向四周擴散。隨著波斯人征服小亞細亞,波斯、以色列逐漸接受其貨幣文化;向西傳入希臘,形成系統的希臘貨幣體系。公元前3世紀左右,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東征,在西亞各地廣建希臘國家,散播希臘文化,從而在各具特色的羅馬貨幣體系、波斯貨幣體系、印度貨幣體系中深深地打上了希臘貨幣文化的烙印。

中國貨幣與西方貨幣各有鮮明的特點。中國銅錢的圓形方孔象徵著中國人天圓地方的宇宙觀。錢幣上的文字,或標明貨幣的重量,或為皇帝的年號,同時也留下了中國書法演變的痕跡。西方貨幣則喜用人物禽獸花木等圖形,並時常以統治者的姓名來銘文。

從製造方法看,中國貨幣多用手工澆鑄而成,難免出現成色參差、工藝粗糙之不足;西方貨幣多用機器打壓法,造型精整,鑄造規範。從幣材上看,西方多用金銀,中國則多用銅並混有鐵、鉛、錫等。從造型看,中國以圓形方孔為幣形,西方錢幣則圓形無孔。

千百年來,這些凝聚著不同國度文明的錢幣通過絲綢之路在東西方流傳,為人類歷史寫下了璀燦的一頁。

查看原文>>
資料來源: 2016-6-28 首席收藏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