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幣

“棗紅”“背綠”珍稀幣的跌宕起伏

第三套人民幣1角幣“背綠”正背面

當今的集幣市場可謂“火爆”,第三套人民幣一角券的兩個版別“棗紅”、“背綠”更是被譽為珍稀幣而倍受追捧。在不少人關注其價位不斷攀升之時,我們還應知曉它們的歷史沉浮。

動蕩的國際關係、艱難的國內經濟決定了“棗紅”的生命週期“棗紅”是第三套人民幣最早投入生產的,正面主景反映了“幹部下放勞動鍛煉”,是由中央美術學院的專家葛維墨設計,著名鋼版雕刻大師吳彭越雕刻。工藝技術是雙面凹版印刷,使用的是進口蘇聯的“小五星”水印鈔票紙。它於1962年4月率先發行。

其實,在“棗紅”一角券發行之前,中國人民銀行就已著手研究其停印和改版的問題了。主要原因有四:落實周恩來總理的重要指示。週總理早在1959年2月就提出:幹部下放勞動鍛煉(已然上報的一角券上的主圖景)是國家較大的改革,但是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的方針也很重要,建議將這兩個內容結合起來放在一角券上,因為一角券青年學生經常接觸,對他們有教育意義;貫徹中央“增產節約”的方針。

1961年黨中央提出了“八字方針”,對戰勝國民經濟嚴重困難採取了重大決策。中國人民銀行於當年10月向中央請示縮小人民幣票面尺寸以節約原材料的問題,得到週總理的同意。 11月,人民銀行行長曹菊如提出再縮小角幣尺寸,使得主(元)輔(角)幣之間的距離更為明顯,因輔幣印量較大,所以經濟效益會更大,輔幣的印刷方式可以考慮做到簡化。為此1962年3月中國人民銀行再次呈文給國務院,提出為進一步貫徹“增產節約”的方針,將三種輔幣(5角、2角、1角)的尺寸再加縮小。請示得到了國務院的批准;迫於原材料的匱乏。 “棗紅”的生產的時間是1960年到1962年,正值中蘇兩黨關係緊張的時候。 1960年7月蘇聯政府決定立即召回在華工作的全部蘇聯專家,廢除兩國經濟技術合作的各項協議。當時從蘇聯進口的鈔票紙已經所剩不多,作為小票面的一角券不可能再繼續使用;解決印製工藝複雜、效率低下的問題。 “棗紅”的印製工藝是兩面凹版印刷,工藝相對複雜,生產效率不高,產量與貨幣發行需求尚有距離。在中國人民銀行再次呈文國務院的請示中,也提出簡化印刷技術的問題一併得到批准。 “棗紅”隨即停止了印刷。

複雜的流通環境、敏感的時代背景讓“背綠”過早退市“背綠”是在自力更生、厲行節約的旗幟下誕生。生產新版一角幣換紙是必然的。此前,國家已在河北省保定市籌建鈔票紙廠,鈔票紙的研製被列為“國家十年規劃重點項目”,前後五年,歷盡艱辛。 1960年,第一張無水印鈔票紙試製成功,解決了新一角券生產的“無米之炊”。

根據周恩來總理提出的建議,中國人民銀行於1959年6月6日將修改後的一角券及其他角券、元券設計稿一併上報中央並獲得同意。 1963年,新版一角券開始生產。票面​​主景由中央美術學院專家侯一民設計,仍舊由吳彭越大師雕刻。除票面主景、圖案裝飾發生很大改變外,民族文字也由正面移至背面,冠字號碼由背面移至正面,票幅尺寸由112毫米x52毫米縮小為105毫米x50毫米,主色調由紅棕色(俗稱“棗紅”)改為淺棕色,背面為深綠色、棕色,“背綠”由此得名。印製工藝是正面為凹版印刷、背面為膠版印刷,生產效率得以提高。改版後的一角券於1966年1月開始發行。

“背綠”在流通中遇到了麻煩。此前,新二角券已於1964年4月發行面世。由於新二角券正、背面的主色調均為綠色,背面漢語拼音行名、國徽、民族文字的位置與新​​一角券相同,面額數字周圍的圖案極其相似,因此在一角券“背綠”和新二角券混合流通中,部分群眾反映二者的顏色近似,不易分辨,有的地方還曾為此引起過糾紛。加上第二套人民幣的一角、二角券還在流通,市場上票面多且亂,人民群眾反映較大。中國人民銀行黨組對此十分重視,幾次討論並製定多項措施,其中就有:適當收回一部分新二角券,以緩和新一、二角券同時在市場上流通而產生的矛盾;立即著手改變新一角券背面的顏色。央行的印製管理局及時修改了一角券,人民銀行將票樣報國務院財辦,李先念副總理批示同意,並要求“立即準備,必須辦好。”

“背綠”停止了生產。印鈔廠轉入了第三個一角券的生產。新一角券正、背面主景、花團、裝飾、文字均未發生變化,只是背面的顏色由深綠色改為棕色,印製工藝改為正、背面膠版印刷,生產效率得到大大提高。該券於1967年12月發行,一直流通到八十年代末期。

中國人民銀行從1967年12月開始對“背綠”一角券只收不付,從1971年11月開始對“棗紅”色一角券只收不付。但是誰也沒有想到,印製數量較小、銀行較早地限制“棗紅”、“背綠”的流通,卻成就了它們今日的“尊貴”,成為集幣市場上的珍稀幣種。致使有些人聽到“棗紅”、“背綠”就會豎起耳朵,就會兩眼放光。

其實,一張新幣的誕生,一張新幣的壽命,只是歷史機緣而已。關注“棗紅”、“背綠”不僅僅要看不斷攀升的市場價格,更應當看到它們身上折射出的歷史風雲、經濟發展與時代變遷。關注貨幣,研究貨幣文化並從中得到啟示,這也是不應忽視的層面。
查看原文>>
資料來源:2016-07-06 朱繼紅 中國印鈔造幣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