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造幣廠十兩金條
首席收藏訊北京時間7月21日消息,近日,繼英國脫歐之後,法國恐怖襲擊、土耳其軍事政變幾大國際重大事件接踵而至,全球投資者的避險情緒高漲,導致國際金價再次升高。這一結果使得眾多中國錢幣收藏愛好者開始紛紛將目光轉向金幣或金錠等領域。
在中國歷史長河中,黃金被稱為上幣,主要用於大宗交易或收藏,流通狀況多見於史書。最早出現的黃金貨幣是春秋戰國時期的郢爰,至西漢出金餅、馬蹄金等,再到後來的各類金錠金條等等,由於黃金材質特殊稀少,可以有效的穩定市場經濟及貨幣流通,因此頗受執政者歡迎。
民國初年,世界各國已經開始採取金本位制度,黃金交易頻繁,而上海金市的黃金交易量僅次於倫敦和紐約,是世界第三大金市。 1935年,國民政府實施的法幣政策中規定,凡持有黃金、白銀現貨者應向國家銀行兌換法幣。規定由政府集中收購黃金、白銀,禁止市場買賣、流通。 1937年日本侵略軍進犯上海,原上海金業交易所遂告停業,黃金黑市交易漸漸興起。
抗日戰爭後期,國統區通貨嚴重膨脹,法幣貶值。為抑制通貨膨脹,美國貸款給重慶政府5億美元,而孔祥熙原已在美國購入大筆黃金,所以國民政府實行黃金政策,舉辦黃金儲蓄存款,收回法幣,平抑物價。 1945年8月,黃金儲蓄存款陸續到期,政府命令中央造幣廠生產金條,以應付黃金兌現之需。金條原材料是由美國進口的四百兩重金磚,中央造幣廠直接進行切割,製成各種重量的小金條。自1945年8月至1946年2月,共計製成各種重量的金條42.7萬餘條,總重144萬餘市兩,完成黃金兌現任務。
中央造幣廠鑄造的金條,簡稱為“廠條”,是民國政府中央造幣廠於45年至49年間鑄造的,用於黃金儲蓄存款到期兌付和戰時臨時軍餉,一般分別鑄有10兩、5兩、1兩、半兩,其中一兩重的金條稱為“小黃魚”,十兩重的稱為“大黃魚”。每枚正面打有確切重量、成色及數量編號,背面打有民國財政部“孫中山”“布徽”圖案或“中央造幣廠造”字樣。
1948年8月19日,政府推出金圓券,強行收兌人民手中的黃金,禁止任何人持有。至此,上海的黃金市場徹底垮台,一般小額黃金交易,從此轉入地下。根據《李宗仁回憶錄》“民國三十七年八月金融券發行後,民間之黃金、銀元及外幣為政府一網打盡。當時監察院財政委員會秘密報告:全部庫存黃金為390萬英兩…”然而僅僅三個月過後,金圓券政策便宣告失敗,幣制崩潰,市場交易依賴黃金、銀元和美元,中央造幣廠不得不再次生產金條,原料仍是由美國進口的金磚。截止1949年3月,共生產各種重量的金條111萬餘條,計重153萬餘市兩。
據中國商網介紹,抗日戰爭初期,一根小黃魚大約可以兌換30到40塊大洋,兌換比率隨著年景好壞上下波動。抗戰後期,黃金越來越貴,兌換銀元的比率越來越大。在1949年之前,100塊大洋(3根小黃魚)就可以在北京買個小型四合院。當時小康之家一月生活總費用也就是15塊銀元。一頓全家福吃下來,也就是兩三塊銀元的樣子。當時就是富人也很少使用金條花費,金條主要是作為硬通貨貯藏起來,花費的時候兌換成保值的貨幣銀元。
新中國成立後,大陸民間留存不多的廠條也被銀行回收熔化,而且民間也有將金條融化改做首飾的傳統,現今民國時期中央造幣廠生產的金條存世數量並不多,也成為各藏家喜愛收藏的錢幣藏品之一。在中國嘉德2011年秋拍-金銀錠專場中,一枚中央造幣廠十兩金條,以28.75萬人民幣成交。
聲明:首席收藏(shouxi.com)獨家稿件,版權所有,任何媒體或個人未經許可,嚴禁轉載。
(首席收藏網|shouxi.com 傑克)
查看原文>>
資料來源:2016-07-21 首席收藏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