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經常將“歐美”這個詞作為西方世界的代稱,其背後常常隱含著開放、反傳統的意味。然而事實上,歐洲和美洲有極大差異。儘管歐洲在文化上秉承著一定程度上的開放性,但與其相反的是,美國和許多拉美國家卻往往是傳統保守的。在美國,文化上的傳統與保守體現在許多方面,其中對錢幣形制的堅守顯而易見。
1880年1美元紙幣
1935年1美元紙幣
在世界各國競相使用新型印鈔技術和材料的當下,美國人依舊如一百多年前一樣印製著色調單調,可以稱之為“古典主義”的綠色美鈔。以最常見的1美元紙幣為例:其經典的黑綠配色早在1860年代就隨著其他美國紙幣一同敲定;華盛頓的肖像於1880年第一次出現在1美元紙幣之上;1923年銀元券發行時確定了當今1美元紙幣的正面設計;到了1935年新版銀元券時代,1美元紙幣背面設計定型,就這樣保持相同造型,經過一些細微調整,一直發行流通至今。
然而紙幣的歷史畢竟較短,美國人對於硬幣設計的保守程度世所罕見。
1792年,費城造幣廠起鑄十進制金屬鑄幣,美國也因此成為了世界上最早使用十進制貨幣的國家之一。早期美國鑄造的銀幣面值為1美元、1/2美元、1/4美元、1/10美元和1/20美元;金幣面值則為10美元、5美元、2.5美元、和1美元。可以看出,儘管使用的是10進制幣制,但實際鑄幣情況卻更類似二進制,或者說西班牙式的16進制。
在歷史上的美洲,西班牙殖民地鑄造的銀幣流通最廣泛。西班牙幣制採用16進制,最大面值銀幣為8里亞爾,以下分別有4、2、1、1/2里亞爾,從相同材質的硬幣來看,這是一種二進制幣制。西班牙銀幣在美國多年作為法定貨幣流通,直到1857年方得廢止。因此,儘管18世紀末就採用了十進制幣制,美國人實際鑄幣還是按照傳統的使用習慣設計。
美國人曾經在1875年推出了一種20美分的銀幣,在十進制角度來看似乎是更加合理的面值,但老百姓普遍表示無法接受,僅流通了三年就退出了歷史舞台。美國流通硬幣的幾種面值就這樣一直保留至今。
1796年25美分
然而說到美國硬幣,最令人稱奇的地方尚在其形制的留存。美國如今的10美分、25美分和50美分三種面值流通硬幣早在18世紀末就已經確定了形制,而這個形制在這200多年來幾乎保持不變。其中,25美分始鑄於1796年,當時直徑為27.5毫米,在1831年直徑減少為24.3毫米後保留至今;我們如今時常看到的正面為華盛頓肖像、背面為鷹徽的25美分硬幣,其設計始自1932年並一直使用至1998年,也就是著名的州幣發行之前。相對於以上三種面值,其他兩種硬幣歷史則相對較短一些,但依然歷史悠久。最小的1美分硬幣形制始自1859年,如今流通1美分硬幣正面的林肯造型始自1909年;5美分硬幣則始於1866年,如今流通5美分硬幣正面的杰斐遜造型始自1938年。
1979年1美元銀幣
在美國那些歷史悠久的流通幣中,唯一例外是1美元硬幣。始鑄於1794年的1美元是一種直徑在39到40毫米之間的大型銀幣,其直徑隨後降低為標準的38.1毫米並一直使用到1978年。由於大型硬幣攜帶不便,美國人才在1979年勉強接受新型的直徑為26.5毫米的硬幣。
美國人對於自己錢幣制式的執著世所僅有,在美國,經常可以看到狂熱的錢幣收藏愛好者自豪地宣稱,美國的錢幣傳承自父輩,是人們堅守的文化遺產。
在美國旅行時,經常可以看到一些破舊茅屋,只因為住過某位名不見經傳的歷史人物,或曾發生過一場無人知曉的歷史事件,而被特意保護起來。儘管經常被冠以文化沙漠的頭銜,儘管時常被與快餐和流行文化聯繫在一起,但看似開放實則保守的美國人對於他們僅有的那一點點歷史遺產表現出的愛護程度,卻常常是其他民族無法相提並論的。 (車一夫)
查看原文>>
資料來源:2016-07-04 首席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