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錢幣

看古人如何文化話“錢”:泉、鄧通、阿堵物

編者 余國欣

看古人如何文化話“錢”:泉、鄧通、阿堵物

你了解我們經常錢有什麼有趣的別稱嗎?
你又知道這些令人玩味的稱呼是如何而來的嗎?

錢幣文化在我國源遠流長,我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鑄幣國家,且這種東西人皆需要。所以關於錢,各個歷史時期的奇聞軼事從未間斷。小編就來和大家聊聊古人都把錢稱作什麼?

IMG_3655

【泉】
“泉與錢,古今異名。”戰國時期已稱錢為“泉”。始皇建秦之後,統一幣制,規定以“半兩”方孔圓錢為帝國的統一貨幣。外形從古錢演繹而來,外圓內方,具有“周流四方”的含義,由四面八方匯集在一起,再流向四面八方。此更加深“泉即錢”之意。錢與“泉”又是近音,自清代乾嘉以來,古錢收藏熱潮形成,以泉稱錢更為普遍。直到現在,集幣迷仍以“泉友”相稱,如今的錢學家也稱泉學家。

IMG_3656

【鄧通】
《漢書●食貨志》記載:文帝時,“鄧通大夫也,以鑄錢財過王者。”
鄧通是西漢文帝劉恆的一個寵臣官居上大夫。相人說:“鄧通的命會窮困餓死。”文帝說:“能使鄧通富有的在於我,怎麼說他會貧困呢?”文帝曾賜給鄧通一座銅礦山,並破例允許鄧通開礦鑄錢,因而鄧通錢遍布天下。他的每一個錢都要求精工細作,因而製作出的鄧通錢光澤亮,分量足,厚薄勻,質地純。

cover photo

【阿堵物】
以阿堵物稱作錢,源於《世說新語·規箴第十》:南北朝名士王衍為人清高,從不言“錢”字。他的妻子想試試他,就趁他睡熟時讓婢女拿錢把床圍起來。王夷甫醒來後氣得連叫婢女“舉卻阿堵物”。 “舉卻”就是拿開的意思,還是絕不提錢字。

“阿堵”是當時的常用語,意為“這,這個”。從此“阿堵物”就成了錢的別稱。送人有“愛酒苦無阿堵物,尋春哪有主人家?”之詩。

連結商城 http://bit.ly/2pmdVRR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