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清代資曆最淺的孔方兄;
它,是清代存世時間最短的年號錢;
它,是清代辛酉政變的無聲見證者;
它,是歷來收藏者眼中的璀璨珍寶。
它便是清錢第一大珍品——祺祥通寶和祺祥重寶(下文統稱為祺祥錢)。據考,祺祥錢的鑄造僅持續了69天,其珍貴的歷史與文化意義無法估量!
1|祺祥錢的前世今生
據史料記載,咸豐皇帝自幼體質虛弱,雖然在皇位(1851-1861年)的時間並不久,卻先後經歷太平天國的興起、第二次鴉片戰爭等重大事件。公元1861年7月17日,咸豐皇帝病死於避暑山莊煙波致爽殿,終年31歲。咸豐皇帝臨終前宣諭年僅6歲的載淳即皇帝位,因載淳年幼,咸豐將八位最親信的顧命大臣召到病榻前,臨終託孤,同時又賜「同道堂」印予載淳,「御賞」印予皇后鈕祜祿氏,命用兩印代替硃筆簽發諭旨,以與八大臣互為牽制。
自此,一個不諳世事的幼兒成為清代入關後的第八位皇帝,年號「同治」,同時也被捲入了複雜險惡的政治漩渦。載垣、端華、肅順等輔政大臣,預感到慈禧太后陰謀篡權,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其中就包括建元年號,用「祺祥」二字,並飭戶、工兩部鑄祺祥年號錢。
由於載淳年幼,為其生母慈禧太后提供了「垂簾聽政」的契機,極具政治野心的慈禧太后則以她和慈安的名義,聯絡當時留守北京的恭親王奕訢(被排擠在八大臣之外),於9月30日發動宮廷政變,逮捕八大臣,並將肅順等三人處死,於是大權落於慈禧太后與奕訢之手,這便是清史中有名的“辛酉政變”,又稱「祺祥政變」。
不久,慈禧採納大學士周祖培奏議,廢止「祺祥」年號,停鑄祺祥錢,改用「同治」年號,並鑄「同治通寶」錢幣。至此,1861年7月26日確定的「 祺祥」年號,到當年10月5日即被廢除,僅僅存在了69天,其間發行的祺祥錢多為樣幣,流通幣幾乎全部收回損毀殆盡,只有極少量祺祥錢幣可能是被鑄錢局的鑄匠和經辦人私自存留,逃過了被熔鑄的命運,得以流傳至今,可以說祺祥錢是中國壽命最短的錢幣。
2|祺祥錢的罕有程度
清代是方孔銅錢的最後一個高峰,作為清錢的大名譽品,祺祥錢共有祺祥通寶和祺祥重寶當十兩種,其中祺祥通寶小平錢由寶泉、寶源、寶鞏、寶蘇和寶雲局鑄造;而祺祥重寶僅見有寶泉、寶源局2種,寶鞏局可能也有當十錢。據孫仲匯、施新彪(尚正)等人著《錢幣辭典》:「祺祥通寶、祺祥重寶:咸豐十一年(1861年)鑄,通寶小平有寶泉、寶源、寶雲、寶蘇、寶鞏五局,後三種極罕。重寶當十有寶泉、寶源、寶鞏三局,寶泉局極少。」
祺祥通寶面文為楷書,順讀,直徑約27mm,重一錢二分,背滿文記局,錢幣面值為小平錢;祺祥重寶面文同樣為楷書,背滿文記局和漢文記值,直徑約35mm,重七錢四分,錢幣面值:當十。祺祥錢銅質精良,鑄造精整,錢文挺拔,字口深峻,官氣十足。
此外,祺祥通寶還鑄有合背錢,還有錯范的祺祥重寶與同治重寶合背錢。據推測,這是由於祺祥錢改鑄成同治錢時,時間緊、任務重,鑄工誤用錢范,加上彼時的清政府錢法混亂、監督不嚴,錯范的祺祥重寶與同治重寶合背錢得以流入市場。
3|祺祥錢的多重價值
祺祥錢作為「辛酉政變」中的無聲見證者,它的出現及滅亡猶如曇花一現,亦顯得非常無辜。清政府的興衰不可能倚靠一枚錢幣便可逆天改命,這是夾雜腐敗及落後自大的難以逃脫的民族命運。但這兩枚錢幣的出現還是為清朝文化及古錢幣繪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站在文化收藏的角度而言,正是如此坎坷及短暫的身世,祺祥錢的收藏價值更為之高!這就是收藏界所認準的「物以稀為貴!」在國家博物館中藏有兩枚祺祥重寶雕母錢,上海博物館館藏3枚祺祥通寶小平錢和1枚祺祥重寶當十。祺祥錢存世甚少,價值不菲,收藏家們自然會將其奉若珍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