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了錢幣收藏的隊伍中,但是隨之而來困惑也不少——到底該收藏什麼?怎麼收藏呢?
很多人以為能夠買到便宜的幣就是萬事大吉,其實這離真正收藏還差很遠。在收藏的諸多方式中,“專題”收藏是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按“專題”收藏可以揚長避短,逐步深入,進而成為該領域的專家,享受到集藏的樂趣。
那麼選什麼“專題”呢?是不是別人選什麼我就選什麼呢?比如最近小金正在連載奧運幣集藏系列,看過的朋友也表示想收藏。當然這是好事,但是這個題材真的適合你嗎?你真的喜歡嗎?
下面小金要給您介紹一位集幣大家,從他的集藏經歷中,您將獲得“專題”集藏的三件法寶。趕快接收吧!
這位集藏人物就是他——
錢立新,我國著名鐵道專家、中國鐵道科學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法寶一:天時
現年74歲的錢立新先生,是浙江嘉興人,1964 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機車車輛專業,從大學畢業至今的50餘年,他一直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工作,從事鐵路關鍵技術的研究與開發,他對鐵路機車車輛充滿著深厚的感情。正是由於專業所長,從最初收集錢幣開始,與鐵路有關的硬幣就被他納入了收藏的範圍之內,而且一追就是20年。
“1981年我通過層層考試選拔,獲得了全國第二批赴美國進修訪問的機會。應該說,正是這一次的赴美進修訪問,不僅豐富了我的鐵路專業知識,也引發了我對鐵路錢幣的集藏。”
1825年,英國工程師斯蒂芬森親自指揮修建了世界上第一條鐵路。到今天為止,世界鐵路走過了整整190 年的歷史。而相對於鐵路的漫長歷史,與鐵路有關的貨幣則是從20世紀初才開始正式登上歷史舞台的。然而上世紀80 年代初,現代化的鐵路還沒有開始大發展,鐵路作為一個小門類,被貨幣發行部門較少關注,各個國家發行的鐵路幣並不多,所以也沒收到多少。
“流通幣數量大,無止境,要收集全了很困難。”錢立新說,“但是我自己是搞鐵路的,既然開始玩錢幣,也希望能夠收藏的專業一些。所以在美國的時候,我也就留心收集鐵路幣。但當時的美國,自己並沒有發行鐵路幣,只有一些其他的小國發行的不多幾枚。”
回國後,錢立新在集幣過程中逐漸遇到了幾個志同道合的幣友和專家,後來更結識了我國收藏與研究外幣的重量級人物,比如著名的世界硬幣收藏與研究專家傅惟慈教授、著名的世界硬幣研究專家李鐵生教授、著名的人物幣集藏大家範貴林先生等等,他們都給了錢立新很多指導與幫助。
法寶二:地利
30多年來,錢立新對鐵路幣的收藏投入了極大的精力和熱情。據他統計,目前全球發行過鐵路幣的有60 多個國家,一共230 多個品種。而他自己則收藏了其中55 個國家和地區的約200種鐵路幣,幾乎將其一網打盡。雖然成績斐然,但這期間的艱辛與曲折,卻也足以見證一位藏家的心路歷程。特別是那一枚讓他苦苦追尋了20 年之久的世界上第一枚鐵路幣,其間的波折也真是一言難盡。
1918年德國發行的世界第一枚鐵路幣(鐵質代用幣)
這枚現存最早的鐵路幣是1918年德國開姆尼茲地方政府發行的一枚代用幣。當時第一次世界大戰即將結束,德國民生凋敝,地方政府大量發行代用幣來彌補中央財政的緊缺。這枚鐵質代用幣和另一套三枚的鋁質鐵路題材代用幣,就是在這種環境下誕生的。但由於這枚幣不是中央銀行而是地方發行的,所以權威的錢幣目錄,如克勞斯目錄都沒有收錄,國內外的不少集幣者壓根兒不知道還有這樣一枚鐵路幣。
為此,錢立新結識了北京語言大學的傅惟慈教授後,向他請教這枚幣。傅惟慈教授是我國著名的西方文學翻譯大家,同時也是外幣收藏研究專家,他精通德語,對德國的歷史非常了解。他說自己記得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末期發行過一批緊急時期的代用幣,隱約記得其中有有關鐵路的代用幣,這更堅定了錢立新追尋這枚幣的信心。但是即便如此,依然難覓其踪影。
“每每感到它在眼前的時候,總是抓它不著,這樣一找就是20 年。但這又是一枚我不惜代價必須擁有的錢幣。因為它是全球第一枚鐵路幣,對我的專題收藏來說意義重大。我絕對不能放棄,只要有一絲希望,我就要去尋找。”
功夫不負有心人,幾年前,報國寺的一位老幣友從北歐尋找到了一批歐洲各國的代用幣,看到之後,錢立新憑直覺,果斷地將其全部打包拿下。都是些材質很糙的鋁、鐵的鑄幣,但是圖案依然清楚可辨。錢立新果然就在裡面發現了這枚鐵質代用幣。最終,20年的夢想一朝得圓,可謂收穫大矣,自然心中無比喜悅。
法寶三:人和
錢立新總結,能做好世界錢幣收藏的人,最根本的都有一種國際化的眼光。當然,具備相關專業知識,有一點外語基礎,更便於對世界錢幣進行研究。從這幾個角度來看,自己和鐵路主題硬幣收藏,簡直就是天作之合。
錢立新說自己的收藏途徑有四種:出國去買,國內幣友代買,在國內幣商處採購,上網網購。
“由於工作關係,我也常常出國,每到一個國家,第一關心的是錢幣店,有空就去收藏,毫不猶豫。另外,國內的幣友之間也相互溝通,他們幫我收藏到不少珍貴的幣。再者我經常出差全國跑,跟北京、上海的幣商都很熟悉,馬甸、報國寺、上海城隍廟、雲州古玩城、盧工市場,哪個沒去轉過?都有我的好友幫忙。最後就是網絡,我的外語優勢這時候發揮了作用,美國、德國、法國,我實在收不到的幣,就請外國友人幫忙,郵件來往,基本上就可以搞定!”
“收藏錢幣其實就是傳承文化。”在錢老看來,文化的傳承有各種各樣的渠道,但錢幣無疑是其中一個最主要的渠道。錢幣就是一座小小的豐碑,除了它的實用價值之外,它能把特定時間、文化以及曾經發生的歷史永遠凝鑄在上面,並且頑強地傳遞下去,一代又一代。只要錢幣不斷地參與流通,哪怕與它同時的石製紀念碑倒了,錢幣也不會倒,文化照樣能傳遞下去。
看到這裡,也許您要說了,這“天時、地利、人和”三件法寶說的很虛啊!其實則不然,這背後暗含的是一個人的專業、專長和對集幣的專情。想要獲得這三件法寶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成功始於選擇,終於堅持。而錢老之所以能獲得這樣的集藏成就,也絕非偶然,在他擁有這三件法寶之前,他兒時的習慣就已經為他奠定了成功的基石。
內功心法:習慣
今天提起錢立新,大家耳熟能詳的都是他的集幣成就,然而他在集郵方面的成就卻鮮有人知。在他大學畢業時,錢立新把從新中國成立之初到改革開放30年間的郵票基本上都集全了。
“我人生的第一次收藏是從郵票開始的。那時我還很小,那些花花綠綠、精美別緻的小紙片,成為我的興趣所在。買不起郵冊,就自己動手做,久而久之,居然也小有可觀。”
“青少年的收藏興趣真的不可輕視,它會對人的一生產生深刻影響。首先是審美水平的提升,其次是收集東西,弄懂它,往往要查閱資料,鍛煉人的思考和自學能力,最終陶冶情操,提升整體素質。”
秘密武器:集幣就是修行
“以我多年來游走各國的經驗看,就收藏理念而言,總的來說,古今中外差異並不大。真正的藏家無不以陶冶情操、提升個人的精神素養為目標。比如錢幣上的某一位歷史人物,他是誰也許你並不清楚,但是在收藏的同時你就會去查找資料,認識他,還原他,讓他開始變得鮮活。再比如鐵路幣上的很多歷史名人,如斯蒂芬森、愛迪生等等,他們一生鍾情於事業,孜孜以求,以只做好這一件事為樂。這樣的精神難道不值得我們今天的國人學習與思考?也許他們這一生真的只做了一件事,但這一件事足以影響你我,推動了人類的歷史進程。而這,就夠了!”
世界鐵路幣欣賞
(本文摘自《中國金幣文化》2016年第2輯,原文作者:若雨,有刪改編輯)
今日互動:在我國現代貴金屬紀念幣中也有幾個與鐵路相關的金銀幣項目。你知道是什麼嗎?歡迎在文末留言。
查看原文>>
資料來源: 2016-08-04 中國金幣 中國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