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4年的7月25日,日本不宣而戰向清朝北洋艦隊發動進攻,標誌著甲午中日戰爭的全面爆發,這是中國人無法忘記的戰爭。 122年過去,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民族復興,強國強軍,中國日益強大,周邊仍然不那麼寧靜,重讀記錄在書中的那段海洋戰史,也許我們能有所領悟,有所警醒,勿忘國恥,吾輩自強!今日,每日!
7月25日,中日甲午戰爭爆發122週年。這場戰爭,決定兩個國家在近代的命運沉浮。
同光中興30年洋務運動,失敗了。通過購買西方武器、興建近代工業、文教革新、兵制改革,洋務派試圖在“中學為體、西學為用”這一框架之內,富國強兵。甲午一戰,水師沉於黃海,陸軍先敗於朝鮮,再敗於遼東,不得已,割地賠款而求得“停戰”。國未富,兵不強。
受甲午失敗刺激,近代中國知識界(包括官僚士大夫)的世界觀,也受極大衝擊。戰爭失敗,無論改革派,還是清流,在甲午之後對政體革新的要求空前一致。稍有分歧之處,僅在於清王朝政體改革的力度,究竟應有多大。在隨後三年展開的戊戌變法運動中,激進的維新派,與相對穩健的保守派之間,就改革力度產生分歧,並最終因分歧擴大,導致改革流產。但無論如何,甲午之後,清王朝最高政治的脈絡,就一直在“改革”上做文章。
對外部世界而言,甲午戰爭一舉改變東亞政治格局。中國在衰弱,而日本則成為了東亞的主導性力量。日本秉持其大陸擴張政策,先據台澎,再佔朝鮮,進而因與沙俄在中國東北爭雄。這一擴張邏輯,直至抗戰。
甲午戰爭是改變近代中國國運最重大的時刻之一。 122年,兩個甲子,並不遙遠。回顧一場失敗的戰爭,並不是一味揭示歷史的愴痛,而是進一步思考近代中國的強國、強軍夢,何以失敗。這些失敗,為我們今天的努力,提供了怎樣的歷史鏡鑑?
這是甲午之殤,也是甲午之思。
“喚起吾國四千年之大夢,實自甲午一役始也。——梁啟超”
甲午海戰一百週年紀念銅章
設計雕刻:童友明、曾成滬
直徑:60mm 紫銅上色
發行數量:3500枚
正圖:鄧世昌戎裝舉劍決戰圖
背圖:“致遠”艦海戰圖及主題文字
重讀歷史
中日甲午戰爭為19世紀末日本侵略中國和朝鮮的戰爭。它以1894年(清光緒二十年,日本明治二十七年)7月25日豐島海戰的爆發為開端,至1895年4月17日《馬關條約》簽字結束。按中國干支紀年,戰爭爆發的1894年為甲午年,故稱甲午戰爭(日本稱日清戰爭,西方國家稱第一次中日戰爭/Sino-Japanese War)。這場戰爭以中國戰敗、北洋水師全軍覆沒告終。中國清朝政府迫於日本軍國主義的軍事壓力,簽訂了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馬關條約》。
1895年間,清廷派李鴻章前往日本簽約。條約指明,清方須承認朝鮮為獨立國,撤出朝鮮半島。割讓台灣、澎湖及其附屬島嶼予日本。條約又要求清方向日本開放多個中國內陸的港口城市,包括沙市、重慶、蘇州、杭州。要求向日本賠款,日本便獲得2.3億兩白銀的戰爭賠款(其中三千萬兩為清朝換回遼東半島的費用)。還規定日本輪船可沿內河駛入上述個通商口。日本貨物在中國內地必須免去內地稅。這使日本經濟迅速發展,改變了東亞地區由英國和俄國對立和爭霸的原有格局,導致1902年的英日聯盟及1904年的日俄戰爭。
甲午戰爭後所簽訂的《馬關條約》是自第一次鴉片戰爭後簽訂的《南京條約》來對中國危害最大的不平等條約。條約簽訂後,台灣和澎湖淪為日本殖民地,巨額賠款亦加重中國人民負擔及增強日本帝國主義侵略力量。允許在華設廠、增闢通商口岸便於資本主義國家資本輸出。甲午戰爭及《馬關條約》大大加深了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化。
清軍在甲午戰爭中的失敗(北洋水師的覆滅)標誌著大清帝國的國際地位一落千丈,再次成為列強鯨吞蠶食的對象。清朝國內的改革派對自身弱點有了更深認識,促使後來政治制度的改革,即1898年的戊戌變法。
查看原文>>
資料來源:2016-07-25 中國印鈔造幣 中國印鈔造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