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總督錢幣
古希臘錢幣面紋本是神祇、神獸的“舞台”,多鐫以本邦(國)所尊崇的動物圖騰、神祇雕像或紋章,凡夫本不得染指其中。然而,在公元前4世紀初期,小亞細亞的希臘人首先打破這一潛規則,將當時仍然在世的高官尊奉在錢幣之陽。而世界上首位登上錢幣的凡人卻不是希臘人,是時任赫勒斯滂及弗拉基亞世襲總督的波斯人法爾納巴祖斯(Pharnabazos)。
這批錢幣存世稀少,目前僅見13枚。它們為古希臘凱奧斯-羅德島幣制的四德拉克馬銀幣,其正面圖案為某長者之像,他梳著整齊、柔順的長須,頭戴飄逸的波斯頭巾,此像極具波斯風格,勝似一驍勇的沙漠武士。而在頭像四周環列著銘文“ΦAPNAΒA”,由此可知,錢幣正面的長須長者既是波斯總督法爾納巴祖斯。錢幣的背面為圓型戳記,在戳記內雕刻著戰船的船頭,在船頭上爬俯著神話中的萬獸之王——鷹首獅身的神獸格里芬,兩隻海豚興奮地在戰船兩端跳躍,而在船下悄然游弋著一條肥美的金槍魚,它是這批錢幣鑄造地——凱吉庫斯的城邦紋章。在凱吉庫斯發行的錢幣上,都會雕刻著金槍魚,以表示其鑄地。
那麼,為什麼小亞細亞凱吉庫斯城的希臘人會打破古希臘鑄幣傳統,破例將異族總督尊為“泉上君子”的呢?它應是受公元前4世紀初小亞細亞地區的歷史背景的影響所致。根據這批錢幣的背面圖案,可知它們的發行原因應與海軍或海戰有關。而這一時期最重要的海戰,莫過於爆發於公元前394年的克尼多斯海戰(Battle of Knidos)。
公元前404年,極盛一時的雅典最終被伯羅奔尼撒同盟軍擊潰。然而,在雅典倒台後,斯巴達轉而以希臘宗主自居。他不僅向戰敗的提洛同盟諸邦徵收貢金,隨後也調轉槍口,向伯羅奔尼撒同盟成員埃利斯開戰。此舉導致了同盟內部的分化,底比斯與科林斯拒絕出兵,激化了斯巴達與其他伯羅奔尼撒城邦的矛盾。斯巴達的舉動令愛琴海兩岸的希臘諸城邦甚為不滿。
公元前398年,斯巴達國王阿基西拉烏斯一世(Agesilaus I)率領8000軍隊遠征小亞細亞,“解放”沿海的希臘城邦。斯巴達軍團在呂底亞大敗波斯總督提薩費爾尼斯的軍隊,前者乘勝追擊,深入至小亞細亞腹地,兵臨其首府薩迪斯城。提薩費爾尼斯終因戰敗而被波斯大王處決。
隨後,波斯呂底亞總督提特拉烏斯泰斯(Tithraustes)向斯巴達軍隊行賄30塔蘭特,將其引至赫勒斯滂與弗拉吉亞總督法爾納巴祖斯的轄區內。波斯一方派遣羅德島的提莫克拉特斯(Timocrates of Rhodes)攜帶了價值相當50塔蘭特白銀的黃金前往希臘大陸,遊說希臘諸邦向斯巴達作戰。最終,提莫克拉特斯成功地利用了希臘諸邦對斯巴達的不滿,促使阿爾戈斯、底比斯與雅典組建反斯巴達同盟。底比斯人更唆使洛克里人入侵弗西斯,為時8年的科林斯戰爭(Corinth War)就此爆發。
聞聽希臘本土的戰事後,遠在愛奧尼亞的斯巴達軍團火速回撤。斯巴達海軍盤踞在小亞細亞的海港城市克尼多斯,其統帥派山德(Peisander)也準備啟航返國。此時,已經加入反斯巴達同盟的雅典派出海軍,在將領克農(Conon)的率領下,與波斯總督法爾納巴祖斯所率領的腓尼基海軍一道在克尼多斯截擊斯巴達海軍。雅典-波斯聯軍數倍於斯巴達,列陣於左翼的斯巴達盟軍見狀紛紛溜之而大吉。斯巴達海軍寡不敵眾,最終被擊潰,統帥派山德戰歿。 50艘拉西地夢人的戰船被俘,由此斯巴達海上力量喪失殆盡,是為克尼多斯之戰。此戰預示著小亞細亞城邦擺脫了斯巴達的淫威,重新獲得了“獨立”。
克尼多斯之戰後,法爾納巴祖斯與克農聯軍,沿小亞細亞西海岸北上,逐一驅逐斯巴達所委任的鎮守官。波斯-雅典聯軍宣稱,曾被斯巴達統治的城邦可獲獨立。對於飽受戰爭疾苦的小亞細亞城邦來說,這無疑是喜從天降。而凱吉庫斯很可能在此背景下,為波斯總督法爾納巴祖斯發行了這批錢幣。它們的功用應是作為海軍的軍餉,而錢幣的圖案則是紀念克尼多斯海戰之捷。據學者羅賓遜考證,這批錢幣的發行時間應在公元前396年左右。由此可見,愛琴海東岸的希臘人不惜打破常規,對於給予他們自由的波斯總督以神一般的高規格待遇。他們對於自由的渴望與嚮往,昭然若揭。
然而,這段自由時光極為短暫。在科林斯戰爭末期,波斯大王權衡利弊,為了遏制此時國力日漸恢復的雅典,故而再次支持斯巴達一方,並以敕令的方式向全希臘世界下達了停戰令,是為《安塔爾奇達斯合約》。敕令規定,所有的亞洲城邦(市)劃歸波斯所有,希臘各邦停止交戰。自此,一度重獲自由的小亞細亞城邦再次成為波斯的領地,斯巴達則日益依附於波斯,並狐假虎威,成為波斯在希臘世界的代言人。而這批“人像”錢幣也成為愛琴海東岸曾獲短暫自由的見證之物。 (曾晨宇)
聲明:本文轉自《金融時報》,原標題“記世界上最早的“人”像錢幣——古希臘凱吉庫斯發行的波斯總督錢幣”,作者獨家授權首席收藏發布。
查看原文>>
資料來源: 2016-08-22 首席收藏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