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大”道至簡,“足”以靜心

公元三世紀迴盪在絲綢之路上的幽幽駝鈴,帶來了古印度的石窟藝術,​​也成就了北方諸如敦煌、雲岡、龍門、麥積山石窟偉大遺跡。事實上,不止北方,長江流域的巴蜀大地,也孕育了一處山野中的藝術殿堂——大足石刻。並因其規模宏大、雕刻精美、保存完好於1999年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螢幕快照 2016-07-26 上午11.44.56

大足石刻代表——“臥佛”即“釋迦涅槃聖蹟圖”
螢幕快照 2016-07-26 上午11.45.09
大足石刻之石窟明珠——“日月觀音”

只有站在寶頂山仰望《釋迦涅槃聖蹟圖》、那巧奪天工的“臥佛”,你才會震撼於古代雕刻匠師的意到筆伏、虛實相濟;只有在北山轉輪經藏窟膜拜日月觀音,你才會驚嘆於佛像面部刻畫的細緻入微,無愧于“中國石窟藝術皇冠上的一顆明珠”之謂。

螢幕快照 2016-07-26 上午11.45.29
方寸間的“知足”之旅

有沒有快捷的方法一睹大足石刻的風采?可以,去看由瀋陽造幣有限公司參與設計生產的“世界遺產——大足石刻金銀紀念幣”,那裡就很“大足”!

慈雨惠風 菩薩低眉

日月觀音,又稱六臂觀音。結跏趺坐金剛座上,坐身高1.54米,肩寬0.5米,座高0.83米。她身俱六手,上兩手托日、月,後兩手執長柄龍頭斧與長劍,前兩手捧缽及持楊柳枝。寶冠以花草為紋而無瓔珞,縷空別緻。胸前瓔珞或串珠渾圓,或玉佩綾形,或蓮瓣含蕊,或花蕾初綻,繁複對稱,雍容華貴。鼻樑高棱,眼簾低垂,神情安詳自在,端莊溫和。

螢幕快照 2016-07-26 上午11.45.53
8克金幣選取“日月觀音”的精華部分——頭部為創作素材,以佛像的寫實側面形像作為幣面圖案的主體。觀音的五官如何體現普度眾生般的慈祥柔和為浮雕創作的難點。宋代的佛像人物形象飽滿,圓中帶方,形體感很強。在眼睛與嘴角處的雕塑創作中,沈幣設計師廖博進行了較長時間的分析理解。拉長上眼線的長度,將觀音的嘴角微微上翹,同時虛化法令紋,強化嘴角的弧度,從而增強了佛像笑容的張力。金銀紀念幣上將圓雕壓縮成薄浮雕是藝術上的難點,為了讓主題更為生動,廖博將浮雕背景中的月牙部分增加了一個弧度的處理,使得作品呈現出金屬的遮光性,更為突出的表現出日月的象徵意義,巧妙扣題。

方圓之地 靜臥恢弘

十公斤銀“釋迦涅槃聖蹟圖” 題材是佛教藝術中古老而常見的。大足的這座佛像幾乎佔據整個東部崖壁,整個臥佛只表現了上半身,雙腳隱入岩際,右肩陷於地下,左肩在五色祥雲之中,以示釋迦牟尼橫臥於天地之間。設計畫稿完整的表現了原石刻作品的整體畫面,連身前的九曲黃河,飛出的摩崖都涵蓋在內。大透視角度加大了浮雕製作的難度,更不用說除主佛釋迦以外,還有多達24個人物形象。每個人物表情、頭冠、衣飾、手持供品皆不相同,這些都是不能忽略的細節。
查看原文>>
資料來源:2016-07-19 沈幣 何丹 中國印鈔造幣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