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幣

淺議中國小面值紀念幣

人民幣自1948年12月始發至今,已形成了以人民幣流通貨幣和人民幣紀念幣(鈔)組成的貨幣體系和格局。其中,流通幣已發行了五套,由紙鈔和普通金屬硬幣構成;自1979年起,國家增發屬於紀念幣性質的人民幣貴金屬紀念幣;又從1984年起開始發行普通金屬流通紀念幣。另外,中國人民銀行從1999起開始發行流通紀念鈔。

在紀念幣(鈔)中,基本上是以“元”作為面額單位。但是仍有例外情況,那就是曾出現過輔幣面額單位“角”。不過,至今未出現過輔幣面額單位“分”。紀念幣是人民幣的組成部分,是國家法定貨幣。因此,紀念幣中出現輔幣面額單位“角”也是十分正常的。然而,在已發行面世的龐大紀念幣體系中,“暗藏”的輔幣面值單位“角”,與主幣面值單位“元”相比,就顯得與眾不同了。

輔幣面額紀念幣知多少

採用輔幣面額單位“角”作為紀念幣的面值,十分吸引錢幣愛好者的眼球。截至目前,我國共有5枚輔幣面額的紀念幣。它們分別是:

1. 1983年馬可·波羅2克精製銀幣
%e8%9e%a2%e5%b9%95%e5%bf%ab%e7%85%a7-2016-09-12-%e4%b8%8b%e5%8d%8812-23-45
1983年馬可波羅2克紀念銀幣

該幣為“1983年馬可波羅金銀紀念幣”中面值最小的一款銀幣。面額5角,直徑15毫米,成色90%,​​發行量7000枚,由瀋陽造幣廠製造。此幣幣面內容豐富,共有15個漢字、13個阿拉伯數字。正面是國名、面額、年號、嘉峪關城樓,背面是馬可·波羅頭像、“馬可·波羅”中、英兩種文字和“1254-1324”字樣。

2. 1987年第六屆全國運動會流通紀念幣
%e8%9e%a2%e5%b9%95%e5%bf%ab%e7%85%a7-2016-09-12-%e4%b8%8b%e5%8d%8812-23-56
第六屆全國運動會流通紀念幣

新中國第一屆至第四屆運動會均在北京舉行,第五屆在上海舉行,一至五屆都未發行紀念幣。第六屆於1987年11月20日在南國大都市廣州舉行。 1987年11月17日《人民日報》公佈了由時任中國人民銀行行長的陳慕華簽發的貨幣發行公告,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六屆全運會紀念幣”將於1987年11月20日開始發行,一套3枚,每枚面值1角,直徑20毫米,正面圖案有會徽及國名、“第六屆運動會”字樣,背面圖案分別是足球、排球、體操運動員和麵值、年號。公告還特別說明該幣“主要在廣州、北京、上海、天津等城市發行”、“與現行人民幣職能相同,與面值1角的人民幣等值在全國流通”。公告未披露發行量,在之後央行出版的紀念幣工具書中,公開了它的發行量為1053萬枚,材質為銅鋅合金,重2.62克,顏色金黃。

3. 1990年版龍鳳2克精製銀幣
%e8%9e%a2%e5%b9%95%e5%bf%ab%e7%85%a7-2016-09-12-%e4%b8%8b%e5%8d%8812-24-09
1990年版龍鳳2克精製銀幣

該幣系“1990版龍鳳金銀紀念幣”中面值最小的一款銀幣。面額5角,直徑15毫米,成色99.9%,發行量50000枚,由瀋陽造幣廠製造。該款銀幣幣面內容較1983年馬可·波羅2克精製銀幣簡單一些,但仍不失為人見人愛的一款“小寶貝”。正面為國名、年號和長城圖案,背面為面額、鳳上龍下加祥雲圖。龍鳳呈祥佈滿幣面,主題十分凸現,吉祥如意。

輔幣面額紀念幣發行規律和特徵

總體上講無規律可循,卻有鮮明的新中國的錢幣時代特徵,比如:發售承辦機構不是一家,1983年馬可·波羅銀幣(中國金幣總公司尚未成立)和1987年六運會流通紀念幣發售承辦機構是中國造幣公司,1990年龍鳳銀幣發售承辦機構則是中國金幣總公司。

題材上,在5款“角”幣中,1枚是國外歷史人物,3枚是體育運動,1枚是中國傳統吉祥物。

重量方面,兩款銀幣都是含2克純銀,面額均為“5角”。 “5角”的確定是因含純銀2克,按白銀1盎司31.1034克市價來大致確定的,當然不可能定為6角4分。

人民幣中唯一的一套3枚的六運會流通紀念幣面額1角,與同時期的第三套人民幣中1980年4月15日起發行的“四種金屬人民幣”的1角銅鋅幣的規格、重量完全吻合,即直徑、重量、面值一致。當時,央行對這四枚金屬幣的正式提法是(第三套人民幣)“四種金屬人民幣”,因其中最大面額1元幣的主題圖案是長城,故民間俗稱此為“長城幣”。 1980年起發行的“長城”四枚流通幣到1986年“關門”,1987年隨後發行的六運會1角銅鋅流通紀念幣坯餅銜接完美。在人民幣大系中,面額為1角的銅合金輔幣,只有“長城幣”中的1角流通幣和六運會一套3枚流通紀念幣。

在發行年代上存有一些共性:即集中於1983~1990年間,跨度7年。 1983年在中國紀念幣歷史上屬於絕對的萌芽時期,1990年也同樣屬於早期,因為此時國內尚未形成真正的錢幣市場。這7年,國內貴金屬還沒有放開,國內居民對金銀製品的消費承受不起。金銀幣面額和銷售價格的製定是綜合性的,既考慮其面額的法定貨幣象徵意義、法償要素,又要與國際貴金屬價格、外匯等聯繫起來,再直接向香港、日本、歐美等地區銷售。國民收入大幅度提高、國內金銀幣市場的形成、金銀管制放開和社會需求劇增等等都是後來逐步演變而來的。

輔幣面額紀念幣適合什麼題材

筆者認為,輔幣面額紀念幣的一度出現,在錢幣學上的重要意義是極大地豐富了我國人民幣幣種。

相對於絕大多數金銀幣和流通紀念幣的規格及其所標註的面值來說,輔幣面額單位紀念幣屬於袖珍型幣種的集藏系列,可謂嬌小可愛,趣味盎然。它們的出現,增加了廣大錢幣愛好者尤其是工薪階層愛好者對金銀幣集藏的興趣,“衡門之下,可以棲遲;泌之洋洋,可以樂飢。”

出於直徑過小而限制了幣面發揮的緣故,此類規格紀念幣不宜選擇諸如政治、人物、重大事件等題材。可以設計、開發內容比較大的、為人們所喜聞樂見的題材,如中國(或世界)花卉、鳥類、觀賞魚、動物、民居等。

今後,央行要么不再發行此類規格的紀念銀幣,倘若發行,還須依現行的規定予以標註輔幣面額單位。面額單位可再小一些,假若發行含純銀1克銀幣,面額定為1角比值顯然過小,3角雖適中,但不倫不類,2角較為適合。

存在的問題:這類銀幣的發行價如何確定?發售的市場效益與集藏者承受度和協調等方面,估計會引起金銀幣市場和錢幣收藏愛好者們的關注,而流通紀念幣市價的確定問題不大。 (孫景龍)

聲明:首席收藏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查看原文>>
資料來源: 2016-09-12 首席收藏網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