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幣

和合二仙銀幣

編者按:一枚小小的紀念幣雖僅是方寸之間的冰冷金屬,但卻由於飽藏著設計師及雕刻師的心血以及情感,因而變得鮮活無比。 2015年3月12日,中國人民銀行發行中國近代國畫大師(徐悲鴻)金銀紀念幣一套4枚,其中銀幣的《和合二仙圖》蘊含著設計師對徐悲鴻大師的深切悼念之情以及對中國傳統美學文化的詮釋。

螢幕快照 2016-08-08 下午12.13.59
徐悲鴻畫作《和合二仙》

《和合二仙圖》這幅國畫作品是徐悲鴻先生於1914年19歲時創作的,是其繪畫生涯中比較早期的作品。根據相關介紹,這幅作品是當時家境貧寒的徐悲鴻為了答謝友人的幫助而作的。
螢幕快照 2016-08-08 下午12.14.11
2015年中國近代國畫大師(徐悲鴻)金銀紀念幣《和合二仙》

我所設計的這枚中國近代國畫大師(徐悲鴻)1盎司紀念銀幣的主體圖案正是這幅《和合二仙圖》,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人們會知道,“和合二仙”是漢族民間傳說之神,是掌管婚姻的喜神,還有“歡天喜地”的寓意。他們的形像是兩個蓬頭、笑面、赤腳的小孩模樣,一個手持盛開的荷花,一個手捧滿籃的水果,代表和諧合好之意。這樣的形像在中國傳統活動中經常出現,無論是在年畫、刺繡以及器物上,均會見到使用“和合二仙”的圖案來表達祝福。這些圖案大多拙樸、可愛、有一種自然的親近感。可以想見,中國的傳統藝術是流動的、富有生命力的創造。

對於這枚銀幣設計,需要表達徐悲鴻先生於傳統文化之飽含的深情。從這一點出發,我決定採取理性的路線,第一感覺就是將畫面呈現出立軸式的構圖,突出主體人物,將徐悲鴻先生細膩的筆觸和飽滿的墨色表現出來。由於這是一幅國畫作品,而對於徐悲鴻先生這樣一位一生致力於發展中華民族的繪畫以及中國的美術教育的愛國畫家來說,這樣的構圖顯得既穩重大方,又簡潔有力。

兩側圖案考慮運用先生最喜愛的紅葉,以疊壓的形式排列在和合二仙的兩邊,和相對簡潔的主體人物形成一些對比,同時也是對畫家精神狀的寄託,表現了在當時歷史背景的大環境下徐悲鴻的愛國主義情懷。左側的“10元”一半在紅葉之上,另一半嵌入畫中,剛好將完全對稱的畫面打破,為畫面增加了輕鬆感。最終的設計稿整體追求簡潔平和的基調,正如同徐悲鴻先生的為人一般,簡樸而具有生命力。

這枚銀幣是對中國美學的一種詮釋,儒道互補是中國美學思想的一條基本線索。它的著眼點更多的不是在物件、實體,而是功能、關係、韻律。這就是中國傳統文化所具有如此感人的審美魅力而千古傳誦的原因所在。

作為這樣一個傳統形象的表達,它是如此久遠,但為什麼仍然能夠表現、甚至感染今天乃至後世呢?作為當代的人們為什麼要一再去回顧和欣賞這些流傳已久的文化呢?而凝聚在這些古典文化中的民族性的審美情趣、藝術風格,為什麼仍然與今天的人們的感受相吻合呢?

我想這是因為積澱在其中的情理結構與今天我們的心理結構相一致,從而在文化上產生了繼承性、統一性。所以我們能夠從中感受到親切、愉悅。這就是傳統的藝術形象所帶來的美,它作為感性和理性、形式和內容、真與善的統一,是人類歷史發展的偉大成果。藝術只有這樣,才能成長為壯麗多彩的山川,才能彙聚成變幻莫測的江河。

聲明:本文原標題《傳統文化的今日再現—從“和合二仙”銀幣設計談起》,摘自《東亞泉志》第二期,作者:張琛琛。
查看原文>>
資料來源: 2016-08-07 首席收藏網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